您的位置: 首页 >校园新闻>校园新闻> 详细内容

“水”“氧”的灵动之美:“化”一切无形力量 “学”无垠核心素养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10-14 15:29:44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金秋时节,世间芳华蒙上了金色的外衣。9月18日,一场“我言秋日胜春朝”的学习盛宴在吴中区光福中学举行。以“水、“氧”为题,徐徐展开初中化学教科研的序幕。

      本次活动是吴中区初中化学(杨林全)名师工作室第五次集中研修活动、吴中区初三化学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暨新上岗教师培训活动。

水之润而不争


       顾薇瑾老师和余荣华老师执教的《水的组成》,两位老师精心准备,同课异构,呈现了两节精彩的化学课。


  顾薇瑾老师先从研究水组成的化学史引入,借助自制的实验装置,从电解水到氢气燃烧,课堂生动有趣,学生积极参与。整节课深入浅出,环环相扣,教学效果显著。


余荣华老师跟随前人脚步,从拉瓦锡到尼克尔森,从元素守恒到微粒构成。注重培养学生化学素养,建构知识框架,从“分”、“合”两个角度进行学习,课程内容由浅入深,学生参与度高。


氧之精而无形


王慧老师从流浪太空的话题入手,以宇航员在太空中所需物质。从液氮冷冻分离液态空气到简易的电解水实验,课堂实验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性。践行新课程大单元教学理念,有助于学生知识网络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。

 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吴良根特级教师就“从教学实践走向教学研究——教学论文写作”一题,对全体青年教师强调了进行教科研和论文写作的重要性。吴教授细致地介绍了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格式,以及论文的选题。讲座内容颇具实操作性,激发了青年老师进行教科研的兴趣和动力。

杨林全特级教师和初中化学教研员龚文莲教师对上节课进行了点评,指出大单元教学仍需关注知识网络的建构,对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和汇报课有重要启发意义。

  如水,滋润万物而不争;

     似氧,涵养千载而无形。

     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正以“水”与“氧”的灵动之美,

      悄无声息地润泽着每一位老师的心田。
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